蝶变志愿

当前位置:蝶变志愿 > 正文

新高考3+1+2什么意思 怎么选科比较好

2025-03-06 09:51:30文/鲁映彤

新高考政策3+1+2这几个数字分别代表的是:“3”即统一高考科目为语文、数学、外语3门;“1”和“2”为选择性考试科目,其中“1”指从物理或历史科目中选择1门首选科目,“2”指从思想政治、地理、化学、生物学中选择2门再选科目。

新高考3+1+2什么意思 怎么选科比较好

新高考政策3+1+2是指什么

新高考政策3+1+2是一种高考改革方案,其中“3”代表语文、数学、外语这三门科目,这三门科目参加统一高考,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命题,成绩以原始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;“1”指的是考生必须在物理和历史两个科目中选择一门,这门科目由各省自主命题,成绩以原始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;

“2”则是指考生从化学、生物、地理和政治这四门科目中选择两门,选考由各省命题,通过等级赋分的方式,将赋分后的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。考生总成绩由全国统一高考的语文、数学、外语3个科目成绩和考生选择的3科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科目成绩组成,满分为750分。

“3+1+2”方案强化了物理、历史两个科目在高考中的地位,其目的就是为了避免选考物理、历史的学生太少,并使人才培养结构更为优化一点。当然,“3+1+2”新高考方案使学生可以选择的高考科目组合减少了很多,但这个新高考选科方案对教育的长远发展还是有利的。

新高考3+1+2怎么选科比较好

在新高考3+1+2模式下选科时,可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:

以专业为导向:明确自己未来想要报考的院校专业,了解这些专业对选科的要求。不同专业有不同的必选科目规定,例如大部分临床医学专业要求必选物理,法学专业不少要求必选历史。按照专业要求进行选科是较为合理的方法。

结合兴趣爱好:如果高一阶段还不确定心仪的专业,可以从自身兴趣爱好出发。兴趣能够调动学习积极性,通过对兴趣爱好的培养,也可能确定未来想要报考的专业方向。

考虑专业覆盖率:不同选科组合可报考的专业范围有所不同。如果没有固定想考取的专业,需充分考虑专业覆盖问题。总体而言,物理的专业覆盖率较大,而“物理+化学+地理”这个偏理科的选科组合,专业覆盖率可达99%以上。

以下是各种选科组合的简要分析,供你参考:

物理+化学+生物:专业选择面广,可报理工科类、医学类、经济管理类等众多专业。但学习难度大,对考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要求较高。

物理+化学+政治:专业选择面也较广,且有利于将来考研和考公。不过,三科学习跨度较大,需要考生兼具理科逻辑和文科素养。

物理+地理+生物:组合偏理,学科之间有一定联系度,在赋分中较有优势,适合想学理科但不喜欢化学的学生。

物理+生物+政治:学习难度相对较低,选择物理有利于进入名校,选择政治可报考部分文科专业,但有少部分专业无法报考。

物理+生物+地理:学习难度低于传统理科组合,但也有少部分专业无法报考。

物理+地理+政治:为将来考公考研打好基础,但要求考生具备一定的文理思维,且选择该组合的考生可能较少,部分学校也许没有相应的走班课程表。

点击查看 蝶变志愿更多内容